挪威人買車跟買菜一樣?揭曉全球各國買車花費排行榜,台灣的排名讓你大吃一驚!

本篇貼文將深入分析全球各國人均年度購車費用排行榜,揭示挪威奪冠的原因並探討台灣的消費現況。
本篇貼文將深入分析全球各國人均年度購車費用排行榜,揭示挪威奪冠的原因並探討台灣的消費現況。

擁有一台屬於自己的車,是許多人心中的夢想,它不僅是代步工具,更是自由和個人空間的象徵。然而,實現這個夢想需要花費多少錢呢?這個問題的答案,在世界各地可是天差地別。從日常通勤到週末出遊,汽車在我們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而一個國家的人民平均每年花多少錢在「買車」這件事上,不僅能看出該國的經濟實力,更能反映出其獨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今天,我們就要來揭曉一份有趣的榜單:「全球各國人均年度汽車購買費用排行榜」。這份數據計算了每個國家的人民平均每年在購買新車上的花費,讓我們得以一窺各國的汽車消費習慣。從電動車天堂挪威,到汽車文化深厚的美國,再到以精湛工藝聞名的德國,究竟是哪些國家的人最願意在車子上「下重本」?而我們所居住的台灣,在這份全球榜單中又處於什麼位置呢?準備好大開眼界吧!



台灣人買車竟排第33名?

  • 第1名 挪威 - $2281.2
  • 第2名 美國 - $1876.2
  • 第3名 加拿大 - $1800.2
  • 第4名 瑞士 - $1730.9
  • 第5名 安圭拉 - $1727.2
  • 第6名 盧森堡 - $1517.9
  • 第7名 丹麥 - $1341.7
  • 第8名 冰島 - $1202.8
  • 第9名 德國 - $1127.3
  • 第10名 英國 - $1099.4
  • 第33名 台灣 - $588.1



第33名 台灣 - $588.1

台灣因其便利的大眾運輸系統、高昂的汽車稅負以及機車的普及,人均年度購車費用相對較低。
台灣因其便利的大眾運輸系統、高昂的汽車稅負以及機車的普及,人均年度購車費用相對較低。

台灣以人均年度購車費用588.1美元位居第33名,這個數字反映了台灣獨特的交通文化與市場環境。首先,台灣的機車密度是世界聞名的,尤其在都會區,機車以其便利性、低成本成為許多人的主要代步工具,大幅降低了對汽車的依賴性。其次,台灣便利且覆蓋率極高的大眾運輸系統,如台北捷運、高雄捷運及遍佈全台的公車和鐵路網絡,也讓許多通勤族選擇不買車。

此外,台灣的汽車價格相對較高,主要原因在於進口關稅與貨物稅等稅負,這使得購車成為一筆不小的開銷。高昂的擁車成本,包括牌照稅、燃料稅、市區昂貴的停車費以及保養費用,也讓許多消費者在購車前再三猶豫。綜合來看,台灣人並非不喜歡汽車,而是在便利的替代方案與高昂的成本之間,做出了更務實的選擇,形成了目前的人均消費樣貌。



第10名 英國 - $1099.4

英國成熟的汽車市場、政府環保政策推動的換車潮以及靈活的金融方案,共同將其人均購車費用推上前十。
英國成熟的汽車市場、政府環保政策推動的換車潮以及靈活的金融方案,共同將其人均購車費用推上前十。

英國以1099.4美元的數據進入前十名。英國的汽車市場非常成熟且競爭激烈,從經濟實惠的小型車到奢華的超跑,消費者擁有極其豐富的選擇。英國人購車時相當務實,注重車輛的燃油經濟性、品牌可靠性和保值率,但同時也對Jaguar、Land Rover、Mini等本土品牌懷有特殊的情感。

近年來,倫敦等大城市陸續推行「超低排放區」(ULEZ)等嚴格的環保政策,迫使許多駕駛舊款燃油車的車主升級換購電動車或混合動力車,這股換車潮有效地刺激了新車市場。靈活的汽車金融方案,如個人合約購車(PCP),讓消費者能以較低的月付額開上新車,也成為推動英國汽車消費的重要力量。



第9名 德國 - $1127.3

德國憑藉其強大的汽車工業、國民對本國品牌的自豪感以及對高性能車輛的追求,躋身人均購車消費前十名。
德國憑藉其強大的汽車工業、國民對本國品牌的自豪感以及對高性能車輛的追求,躋身人均購車消費前十名。

德國作為全球汽車工業的巨擘,以1127.3美元排名第九。對於德國人來說,汽車不僅僅是交通工具,更是一種文化、一種驕傲和工程技術的結晶。身為賓士、BMW、福斯、保時捷等知名品牌的發源地,德國消費者對本國汽車有著深厚的情感和極高的忠誠度,並且樂於購買配備最新科技的高階車款。

德國著名的「無限速高速公路」(Autobahn)文化,也驅使消費者追求性能更強、操控性更好的汽車,這無形中也拉高了平均購車的價格。強大的經濟實力與穩定的就業市場,為國民提供了堅實的購買力基礎。在德國,擁有一輛好車被視為成功的象徵之一,這種文化氛圍深刻地影響著消費者的購車決策。



第8名 冰島 - $1202.8

冰島因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對四驅車輛的剛性需求,以及在旅遊業和電動車轉型推動下的市場活力,位居第八。
冰島因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對四驅車輛的剛性需求,以及在旅遊業和電動車轉型推動下的市場活力,位居第八。

冰島以1202.8美元排名第八,這個「冰與火之國」的汽車消費展現了其獨特的地理和生活需求。冰島人口稀少,公共交通網絡不如歐洲大陸密集,因此汽車是居民出行的重要工具。多變的天氣和崎嶇的地形,使得具備四輪驅動和高底盤的SUV及越野車成為市場主流,這類車輛的平均售價通常較高。

近年來冰島旅遊業蓬勃發展,也帶動了租賃汽車市場的需求,增加了新車的總銷量。同時,與其他北歐國家一樣,冰島也積極推動能源轉型,利用其豐富的地熱和水力發電資源,大力發展電動車。政府的補貼政策加上民眾的環保意識,使得電動車銷量快速增長,進一步推高了人均購車的平均金額。



第7名 丹麥 - $1341.7

儘管丹麥汽車稅負沉重,但高國民所得以及政府對環保車輛的激勵政策,依然支撐著其高水平的人均購車消費。
儘管丹麥汽車稅負沉重,但高國民所得以及政府對環保車輛的激勵政策,依然支撐著其高水平的人均購車消費。

丹麥以1341.7美元排名第七,考慮到該國對汽車徵收重稅,這個排名相當令人矚目。丹麥的汽車註冊稅是全球最高的之一,常常超過車輛本身的出廠價,這使得在丹麥買車非常昂貴。然而,丹麥同時也是一個高福利、高收入的國家,國民有能力負擔高昂的車價。

近年來,丹麥政府也效仿鄰國挪威,大力推廣電動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並提供稅收減免等激勵措施。這不僅改變了市場的產品結構,也刺激了消費者的換車意願。丹麥消費者在選車時非常注重環保、安全和設計感,願意為符合其價值觀的產品支付溢價,這也解釋了為何在重稅之下,人均消費依然能保持在高位。



第6名 盧森堡 - $1517.9

盧森堡憑藉極高的國民收入、對高端品牌的偏好以及優惠的公司車稅制,展現了強勁的汽車消費實力。
盧森堡憑藉極高的國民收入、對高端品牌的偏好以及優惠的公司車稅制,展現了強勁的汽車消費實力。

盧森堡以1517.9美元位居第六,再次印證了「小而富」國家的強大購買力。作為全球人均GDP最高的國家之一,盧森堡國民擁有極高的可支配收入,購買汽車對他們來說是相對輕鬆的決定。盧森堡是歐盟重要的金融中心,吸引了大量高收入的專業人士,他們對高端汽車有著強烈的需求。

此外,盧森堡的稅制,特別是對於公司車的稅務優惠,也大大刺激了汽車市場的發展。許多公司為員工提供汽車作為福利,這些車輛通常是配置齊全的中高級車款。優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為歐洲交通樞紐,頻繁的跨國商務往來也增加了對汽車的需求,種種因素共同推升了其人均汽車消費。



第5名 安圭拉 - $1727.2

加勒比海島嶼安圭拉因其富裕居民和旅遊業用車,在極小的人口基數下產生了統計上的高人均購車費用。
加勒比海島嶼安圭拉因其富裕居民和旅遊業用車,在極小的人口基數下產生了統計上的高人均購車費用。

安圭拉以1727.2美元的數據擠進前五名,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安圭拉是位於加勒比海的一個小型英國海外領土,人口僅約1.5萬人,其高人均消費額可能受到統計數據的特殊性影響。主要原因可能在於,這個島嶼是富豪和名流的度假勝地,島上有大量的豪華別墅和度假村。

這些富有的居民或遊客所購買的豪華汽車,以及用於旅遊接駁的高級車輛,在極小的人口基數下被平均,從而大幅拉高了人均數據。因此,安圭拉的上榜更像是一個因人口少、貧富差距大而產生的統計特例,而非普遍國民消費行為的真實反映。它提醒我們在解讀數據時,需要考慮到國家或地區的獨特背景。



第4名 瑞士 - $1730.9

瑞士憑藉其極高的國民所得和對豪華、高品質汽車品牌的偏愛,創造了名列第四的人均購車消費額。
瑞士憑藉其極高的國民所得和對豪華、高品質汽車品牌的偏愛,創造了名列第四的人均購車消費額。

瑞士以1730.9美元排名第四,展現了其作為全球最富裕國家之一的強大消費實力。瑞士國民所得極高,對於生活品質有著極致的追求,這一點也反映在他們的購車選擇上。瑞士消費者偏愛高品質、高性能的德系豪華品牌,如賓士、BMW和奧迪,這些品牌的汽車在瑞士街頭隨處可見。

儘管瑞士擁有堪稱世界典範的公共交通系統,但許多家庭仍然選擇擁有汽車,以享受假日時開車探索阿爾卑斯山美景的樂趣。他們願意為汽車的安全性、科技含量和品牌價值支付更高的價格。這種對品質的堅持和強大的經濟後盾,讓瑞士即使在汽車非絕對必需品的情況下,依然創造了驚人的人均消費額。



第3名 加拿大 - $1800.2

加拿大因應嚴峻氣候的用車需求、高國民所得以及與美國相似的消費偏好,使其人均購車支出名列前茅。
加拿大因應嚴峻氣候的用車需求、高國民所得以及與美國相似的消費偏好,使其人均購車支出名列前茅。

加拿大以1800.2美元緊隨美國之後,位列第三,其汽車消費習慣與美國有許多相似之處。同樣是幅員遼闊的國家,汽車在加拿大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尤其在冬季漫長且嚴寒的地區,一輛性能可靠、具備四輪驅動功能的SUV或皮卡更是不可或缺。加拿大人在選車時非常注重車輛的安全性、耐用性以及應對惡劣天氣的能力。

加拿大的汽車市場也深受美國影響,美系和日系的皮卡與SUV同樣在這裡大受歡迎。穩健的經濟和較高的國民所得,為民眾提供了充足的購買力。儘管加拿大的稅負和油價普遍高於美國,但對汽車的剛性需求,依然支撐著強勁的消費力道,使其穩居排行榜前列。



第2名 美國 - $1876.2

美國深厚的汽車文化、對大型車輛的偏好以及便利的金融服務,使其人均購車費用高居全球第二。
美國深厚的汽車文化、對大型車輛的偏好以及便利的金融服務,使其人均購車費用高居全球第二。

美國以1876.2美元位居第二,這個結果毫不令人意外,畢竟汽車文化早已深深烙印在美國人的基因裡。地廣人稀的地理特性使得汽車成為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無論是橫跨東西岸的公路旅行,還是每日的通勤,都極度依賴汽車。在美國,汽車不僅是工具,更是個人自由與生活方式的展現,尤其是對皮卡和大型SUV的熱愛,充分體現了美國人追求寬敞、實用與力量感的精神。

此外,美國相對較低的油價、成熟的汽車金融市場以及激烈的品牌競爭,也大大降低了購車和擁車的門檻。消費者可以輕鬆透過分期付款等方式擁有心儀的車輛,汽車製造商也頻繁推出各種促銷活動來刺激買氣。這種根深蒂固的汽車文化和有利的消費環境,共同造就了美國龐大且活躍的汽車市場。



第1名 挪威 - $2281.2

挪威憑藉高昂的電動車補貼、強勁的國民所得和對環保的重視,成為全球人均購車支出最高的國家。
挪威憑藉高昂的電動車補貼、強勁的國民所得和對環保的重視,成為全球人均購車支出最高的國家。

挪威以驚人的人均2281.2美元奪下冠軍寶座,成為全球最捨得花錢買車的國家,這背後的主要推手正是「電動車」。挪威政府為了推動綠色能源轉型,祭出了極其優惠的電動車補貼政策,例如免除購車時高昂的增值稅和購置稅,這使得電動車的價格極具競爭力。在高昂的汽油價格與傳統燃油車重稅的雙重壓力下,挪-威消費者自然而然地湧向了電動車市場。

除了政策引導,挪威的高國民所得和完善的充電基礎設施也為電動車的普及鋪平了道路。國民強烈的環保意識,加上電動車安靜、順暢的駕駛體驗,使其不僅是經濟實惠的選擇,更成為一種時尚和負責任的生活態度。因此,挪威能在這份榜單上遙遙領先,完全歸功於其前瞻性的政策、強大的經濟基礎以及全民對永續發展的共識。



© Copyright 2025 ASUM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