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東南亞人均GDP排行榜:從新加坡到東帝汶,各國經濟實力大解析

2023年東南亞人均GDP排名揭示了該地區國家間的經濟差距與各自的發展潛力。
2023年東南亞人均GDP排名揭示了該地區國家間的經濟差距與各自的發展潛力。

2023年,東南亞國家的經濟表現繼續受到全球關注。該地區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快速增長的經濟體,成為全球經濟的重要一環。然而,各國之間的經濟發展差距仍然顯著,尤其是在人均GDP方面,更能反映出不同國家人民的生活水準與經濟實力。在這份最新的2023年東南亞人均GDP排行榜中,新加坡再次穩居榜首,顯示出其在全球金融中心中的獨特地位。本文將深入分析排名前十的東南亞國家,並探討其經濟背景與未來發展潛力。

2023年東南亞人均GDP排行揭曉

  • 第一名 新加坡 - $84,729.3
  • 第二名 汶萊 - $34,226.2
  • 第三名 馬來西亞 - $12,570.5
  • 第四名 泰國 - $7,337.2
  • 第五名 印尼 - $4,942.4
  • 第六名 越南 - $4,324.0
  • 第七名 菲律賓 - $3,867.7
  • 第八名 柬埔寨 - $2,460.3
  • 第九名 寮國 - $2,004.4
  • 第十名 東帝汶 - $1,730.6

第十名 東帝汶 - $1,730.6

東帝汶以1,730.6美元的人均GDP位居東南亞第十,石油和天然氣是其經濟的主要支柱。
東帝汶以1,730.6美元的人均GDP位居東南亞第十,石油和天然氣是其經濟的主要支柱。

東帝汶在2023年的人均GDP為1,730.6美元,位居東南亞第十。作為該地區最年輕的國家之一,東帝汶的經濟主要依賴於石油和天然氣出口。儘管該國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但其經濟結構仍然相對脆弱,且面臨著基礎設施不足和高失業率等挑戰。政府正在努力通過投資基礎設施和改善公共服務來促進經濟多元化。

此外,東帝汶的農業和漁業也是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行業為當地居民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來源。儘管東帝汶的人均GDP在東南亞排名較低,但其年輕人口和政府的改革努力為未來的經濟增長提供了潛力。

第九名 寮國 - $2,004.4

寮國以2,004.4美元的人均GDP排名東南亞第九,水力發電和農業是其經濟的主要驅動力。
寮國以2,004.4美元的人均GDP排名東南亞第九,水力發電和農業是其經濟的主要驅動力。

寮國在2023年的人均GDP為2,004.4美元,排名東南亞第九。作為內陸國家,寮國的經濟主要依賴於農業和水力發電。儘管該國的經濟規模較小,但由於其豐富的自然資源,特別是水力資源,寮國逐漸成為區域內重要的電力出口國。此外,政府也在努力通過改善基礎設施和吸引外資來推動經濟增長。

然而,寮國面臨的挑戰依然存在,包括貧困、教育不足和基礎設施發展滯後等。隨著政府逐步推進經濟改革和融入區域經濟一體化,寮國的經濟發展前景依然充滿希望,但仍需要克服諸多結構性問題。

第八名 柬埔寨 - $2,460.3

柬埔寨以2,460.3美元的人均GDP位居東南亞第八,農業和製造業是其經濟的核心。
柬埔寨以2,460.3美元的人均GDP位居東南亞第八,農業和製造業是其經濟的核心。

柬埔寨在2023年的人均GDP為2,460.3美元,排名東南亞第八。作為一個快速發展的低收入國家,柬埔寨的經濟主要依賴於農業、製造業和旅遊業。特別是成衣製造業和建築業,在該國的經濟增長中發揮了關鍵作用。柬埔寨以其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吸引了大量的外國投資,這有助於推動國家的工業化進程。

然而,柬埔寨仍然面臨著收入不平等、基礎設施不足和教育水準低等挑戰。為了實現更為包容和可持續的增長,政府正積極推動基礎設施建設和改善社會福利。儘管柬埔寨的人均GDP較低,但其年輕人口和持續的經濟改革使其在未來具有增長潛力。

第七名 菲律賓 - $3,867.7

菲律賓以3,867.7美元的人均GDP排名東南亞第七,其服務業和農業是經濟的重要支柱。
菲律賓以3,867.7美元的人均GDP排名東南亞第七,其服務業和農業是經濟的重要支柱。

菲律賓在2023年的人均GDP為3,867.7美元,位列東南亞第七。作為該地區人口最多的國家之一,菲律賓經濟主要依賴於服務業、農業和海外勞工的匯款收入。特別是在商業流程外包(BPO)和電子商務領域,菲律賓擁有強勁的增長潛力。此外,該國的農業部門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和出口產品,如椰子、香蕉和菠蘿。

儘管如此,菲律賓經濟仍然面臨基礎設施不足、貧困和腐敗等挑戰。政府正通過基礎設施現代化和反貪腐措施來促進經濟發展。雖然菲律賓的人均GDP較低,但其年輕且不斷增長的人口為未來的經濟增長提供了潛力。

第六名 越南 - $4,324.0

越南以4,324.0美元的人均GDP位居東南亞第六,其製造業的迅速發展推動了國家的經濟增長。
越南以4,324.0美元的人均GDP位居東南亞第六,其製造業的迅速發展推動了國家的經濟增長。

越南在2023年的人均GDP為4,324.0美元,排名東南亞第六。作為近年來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越南已成功吸引了大量的外國直接投資,特別是在製造業領域。越南憑藉其穩定的政治環境、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和不斷改善的基礎設施,成為了全球製造業的重要樞紐。此外,越南的農業和服務業也對經濟增長做出了重要貢獻。

然而,越南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環境保護、社會不平等和城市化挑戰。政府正採取措施來應對這些挑戰,包括促進可持續發展和提高國民教育水準。越南的經濟前景依然樂觀,尤其是隨著全球供應鏈的重組和該國不斷增加的國際影響力,越南有望繼續保持其經濟增長勢頭。

第五名 印尼 - $4,942.4

印尼以4,942.4美元的人均GDP排名東南亞第五,其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快速增長的數字經濟是其經濟的主要驅動力。
印尼以4,942.4美元的人均GDP排名東南亞第五,其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快速增長的數字經濟是其經濟的主要驅動力。

印尼在2023年的人均GDP達到4,942.4美元,位居東南亞第五。作為東南亞最大且人口最多的國家,印尼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包括石油、天然氣、煤炭和棕櫚油。這些資源為印尼的經濟增長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此外,印尼的製造業和服務業也在近年來快速發展,特別是在數字經濟和電子商務方面,印尼已成為該地區的領先者。

然而,印尼仍然面臨著基礎設施不足、收入不均和貧困等挑戰。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印尼政府正積極推動基礎設施建設和經濟多元化,以提高國家的競爭力並改善人民的生活質量。儘管挑戰重重,印尼的龐大市場和年輕人口結構使其在未來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第四名 泰國 - $7,337.2

泰國以7,337.2美元的人均GDP排名東南亞第四,其旅遊業和製造業是經濟的主要支柱。
泰國以7,337.2美元的人均GDP排名東南亞第四,其旅遊業和製造業是經濟的主要支柱。

泰國在2023年的人均GDP為7,337.2美元,位居東南亞第四。作為東南亞重要的旅遊目的地,泰國的經濟高度依賴於旅遊業和服務業。此外,泰國也是全球重要的農產品和製造業出口國,其汽車製造業特別發達,被譽為“東方底特律”。這些行業不僅支持了國家的經濟增長,還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

儘管泰國面臨著政治不穩定和社會動盪的挑戰,其政府仍然致力於經濟改革和基礎設施發展,以提高經濟競爭力並吸引更多的外國投資。泰國的經濟增長潛力依然強勁,但必須應對內部的政治和社會挑戰,以確保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

第三名 馬來西亞 - $12,570.5

馬來西亞以12,570.5美元的人均GDP排名東南亞第三,其多元化的經濟結構和穩健的政策是其經濟增長的基礎。
馬來西亞以12,570.5美元的人均GDP排名東南亞第三,其多元化的經濟結構和穩健的政策是其經濟增長的基礎。

馬來西亞在2023年的人均GDP達到12,570.5美元,排名東南亞第三。作為該地區的中等收入國家,馬來西亞擁有多元化的經濟結構,涵蓋製造業、服務業和農業。特別是在電子和電器製造業方面,馬來西亞是全球主要供應國之一,其產品廣泛出口到世界各地。此外,馬來西亞豐富的自然資源,如棕櫚油和石油,也對其經濟做出了重大貢獻。

馬來西亞政府多年的經濟改革和開放政策,使其成為吸引外資的重要目的地。同時,政府也致力於基礎設施的發展和教育的提升,以提高國家的競爭力和人民的生活水準。雖然馬來西亞經濟面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的挑戰,但其多元化的經濟基礎和穩健的政策方針使其仍然保持較高的增長潛力。

第二名 汶萊 - $34,226.2

汶萊以34,226.2美元的人均GDP位居東南亞第二,能源出口是其經濟的主要支柱。
汶萊以34,226.2美元的人均GDP位居東南亞第二,能源出口是其經濟的主要支柱。

汶萊在2023年以人均GDP 34,226.2美元排名東南亞第二。作為一個富裕的小國,汶萊主要依賴於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其經濟高度集中於能源出口。這使得汶萊在全球能源市場中佔有重要地位,並為該國人民帶來了相對較高的生活水準。雖然汶萊的經濟結構相對單一,但政府透過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定的社會環境,成功保持了經濟的穩定增長。

然而,汶萊面臨的挑戰在於其經濟多元化的需要。隨著全球能源市場的波動性增加,汶萊政府正致力於發展非能源部門,例如旅遊、金融和資訊技術,以減少對石油收入的依賴。儘管如此,汶萊目前仍然是東南亞人均GDP最高的國家之一,並擁有強大的財政儲備和穩健的經濟政策。

第一名 新加坡 - $84,729.3

新加坡以84,729.3美元的人均GDP領先東南亞,其強大的經濟實力與全球影響力為其奠定了穩固的地位。
新加坡以84,729.3美元的人均GDP領先東南亞,其強大的經濟實力與全球影響力為其奠定了穩固的地位。

新加坡在2023年以人均GDP 84,729.3美元的高水平位居東南亞榜首。作為全球最富裕的城市之一,新加坡擁有高度發達的市場經濟,並以其穩定的政治環境、開放的貿易政策和優越的地理位置吸引了大量外資。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新加坡的經濟繁榮,其金融服務、科技和製造業在全球市場中處於領先地位。儘管新加坡面積狹小,但其在國際經濟中的影響力不容忽視,這也是其能夠持續保持高人均GDP的重要原因。

此外,新加坡政府不斷投資於基礎設施和教育,以確保其國民擁有高度技能並能夠應對不斷變化的全球經濟環境。這些政策使得新加坡成為亞洲地區吸引人才和企業的首選目的地之一。儘管新加坡面臨著全球經濟不確定性的挑戰,但其穩定的經濟結構和前瞻性的政策仍然使其在人均GDP方面遙遙領先其他東南亞國家。

東南亞各國人均gdp排名-1980年至2024年
東南亞各國人均GDP排名,1980年至2024年
這張圖表顯示了1980年至2024年間東南亞各國的人均GDP排名。通過這些數據可以觀察到各國的經濟增長和國民收入的變化,並能比較區域內的經濟差異和發展水平。例如,新加坡和汶萊通常位於排名的頂部,而緬甸和老撾則傾向於排在較低的位置。 文萊是東南亞的一個小國,擁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因此生活水平很高。1985年,文萊的人均GDP為21,761美元,到2024年增至35,090美元,增長了161.25%。這主要得益於穩定的資源出口和積極的政府經濟政策。 柬埔寨在經歷多年內戰和動蕩後,實現了快速增長。1986年,柬埔寨的人均GDP僅為27美元,而到2024年增至2,628美元,增長了9,773.21%。這主要歸功於國際援助、旅遊業的發展以及製造業的興起。 印尼是一個擁有廣大領土和龐大人口的國家,經濟潛力巨大。1980年,印尼的人均GDP為673美元,到2024年增至5,271美元,增長了782.93%。這一增長得益於資源開發、農業和製造業的發展。 老撾的經濟發展一直較慢,但近年來增長迅速。1980年,老撾的人均GDP為585美元,到2024年增至1,976美元,增長了338.03%。外國投資和旅遊業的興起是主要因素。 馬來西亞是東南亞經濟較為穩定的國家之一。1980年,馬來西亞的人均GDP為1,927美元,到2024年增至13,315美元,增長了690.95%。這得益於製造業和服務業的均衡發展。 緬甸儘管政治局勢動盪,但仍實現了經濟增長。1998年,緬甸的人均GDP為109美元,到2024年增至1,248美元,增長了1,143.62%。農業和礦物資源的開發以及外國投資是關鍵因素。 菲律賓人口眾多,經濟持續增長。1980年,菲律賓的人均GDP為774美元,到2024年增至4,130美元,增長了533.30%。服務業和海外勞工匯款在這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新加坡是一個城市國家,經濟實力卓越。1980年,新加坡的人均GDP為5,005美元,到2024年增至88,452美元,增長了1,767.28%。金融、貿易、技術產業的發展以及政府的高效政策是主要推動力。 泰國的經濟依賴旅遊業和農業。1980年,泰國的人均GDP為705美元,到2024年增至7,812美元,增長了1,107.26%。旅遊業和製造業的發展以及外國投資是主要原因。 東帝汶是一個年輕的國家,自然資源的開發對其經濟增長至關重要。2000年,東帝汶的人均GDP為421美元,到2024年增至1,454美元,增長了345.48%。這得益於資源開發和國際援助。 越南從以農業為主的經濟體轉型為快速工業化的國家。1980年,越南的人均GDP為653美元,到2024年增至4,623美元,增長了708.35%。製造業和服務業的快速發展以及外國投資是這一變革的關鍵。
OPEN
© Copyright 2025 ASUMUP